News center新闻中心

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2000家 武汉经开区“新”潮澎湃

发布时间:2024-12-09 浏览次数:1705 作者:管理员 来源:长江日报

日前,《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》发布“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”名单,武汉市汉南区位列第三十名,居中部地区之首。


▲武汉经开区元素亮相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成就展

一个多月前,在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上,武汉经开区等5家国家级经开区作主题交流发言。作为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唯一代表,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分享了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中部地区提高开放水平”经验。

过去三年,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呈现倍增趋势: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556家增至2000家,省级以上孵化载体从3家增至10家,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2.24亿元增至151亿元……

当前,武汉经开区已成为国家“武襄十随”汽车产业集群的龙头,承载了工信部、住建部、商务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家部委的八大国家创新使命,已成为湖北省创新发展高地。

■ 诞生多个全国首创

竞相涌现重大科创成果

英国知名杂志《经济学人》曾这样写道:“从前美国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,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,只要推开门就行了,现在他们还得飞去中国一趟才算看全了。”

其实,在武汉经开区就能感受到世界前沿科技。时下,聚焦“中国车谷”中心目标,武汉经开区突破性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,一批批“高精尖”的硬核科技和产品接连问世,“全球首创”“全国首个”“行业领先”“打破垄断”在车谷成为高频词汇。

▲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车规级微控制单元芯片DF30

在芯片领域,芯擎科技继自主研发国内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“龍鹰一号”后,又一款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“星辰一号”成功点亮。东风汽车发布我国首颗全国产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——DF30,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。

在集成电路领域,鼎龙先后开发出CMP(单芯片多处理器)抛光材料,打破了美巨头企业的全球独家垄断。不仅如此,鼎龙还在全球率先成功开发出OLED显示用无氟PSPI光刻胶全新产品。

在新材料领域,“小巨人”泛洲中越掌握铜合金材料核心技术,自研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材料及产品打破了国外材料巨头垄断,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。

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,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(武汉)测试示范区,已开创了多项“全国第一”: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、网络性能最好、组网模式最全的5G车联网;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社会车辆参与车路协同应用;建成国内范围最大、车辆最多、场景最丰富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运营示范区。

■ 科创“新物种”异军突起

构建“热带雨林”式创新生态

今年8月,湖北省科技厅公示了2024年湖北省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名单,来自武汉经开区的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繁星闪耀:岚图汽车、星纪魅族分别新晋为“驼鹿”和“独角兽”企业,中电云计算、鼎汇微电子2家企业入选“潜在独角兽”企业。此外,东软集团、魔方新能源等39家企业入选“瞪羚”企业。

截至目前,武汉经开区共有121家获评省级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。其中,“驼鹿”企业2家,占全市一半;“独角兽”企业4家,超全市三分之一。

▲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

8月,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揭牌,曾经的管委会“红柱子大楼”焕新东风创新“大脑”,近600名科技研发人员入驻办公,攻关新能源汽车“三电”、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。

后官湖畔,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基地拔地而起,进入交付启用“倒计时”,将成为继合肥总部以外的最大规模区域平台和研发中心。目前,科大讯飞在鄂员工规模突破1800余人,八成以上是研发人员。

“把最好的地留给企业,留给创新。”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培育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或头部企业,初创型企业也能享受到阳光雨露,从“青青小苗”成长为“参天大树”。

瞄准智能驾驶汽车测试赛道,武汉博格纳从数人的初创团队,成长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,营收逐年倍增,东风、小米汽车、百度、法雷奥、东软集团等均是其客户。

三好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应用机器人研发、生产的初创公司。落子武汉经开区不到三年,三好机器人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“看好武汉经开区充满阳光雨露的‘热带雨林’创新生态,我们正在筹划扩大生产研发规模。”三好机器人负责人王利军说。

“车谷科创33条”“人才黄金十条”“知识产权8条”等一条条新政密集出台,武汉经开区把创新驱动摆在突出位置,每年拿出3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。今年,武汉经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2000家,一大批瞪羚、驼鹿、独角兽等科创“新物种”异军突起。

■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

高水平创新平台催生产业策源力

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,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如何让高校科研成果从书架到货架,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是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现实问题。企业出题、科研答题,已成为武汉经开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
▲武汉先进院热膨胀微球 ▲武汉先进院热膨胀微球

据悉,除了热膨胀微球技术,武汉先进院极片回收技术、PAA水性黏结剂、光固化有机硅离型剂等一批新材料技术也已完成实验室开发,即将开展中试放大验证,进行产业化。

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代表,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创立仅两年,就入选全市首批16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,目前已建成12条中试生产线,先后孵化成立9家产业化公司,其中2家公司估值过亿元,7家公司已入选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,1家获得种子“独角兽”备案。

华科大郭新教授团队创立的固态离子能源科技(武汉)公司即是其中之一。突破大学围墙,奔赴产业主战场,郭新教授团队历时26年研究的“科技之花”即将开出“产业之果”。

“国内高校中试研发配套不足,基于武汉经开区未来院的中试产线大大加快了产业化进度。”郭新说,目前固态锂/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系列产品,成功获得国家3C认证,有望明年实现量产。

目前,武汉经开区聚焦促进产业发展,聚焦汽车、新材料、生物化学、重离子临床治疗、分子育种科研等领域,打造8大创新平台,形成创新矩阵。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,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突破100家,市级研发机构高速增长,产业策源能力不断增强。

今年上半年,武汉经开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“破万”,达到10029件,同比增长28.87%,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31件,同比增长39.84%,专利合作申请量145件,同比增长133.87%,位居武汉市前列。

武汉经开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该局正筹划设立规模2亿元的概念验证基金,重点投向处于概念验证、小试、中试和小规模生产阶段,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。

■ 创新人才八方汇集

激发十足创新活力

实现创新发展,人才是第一资源。

近年来,武汉经开区出台“车谷英才计划”、产业教授“双百行动”、车谷人才港等“一港一园两平台”人才服务体系助力“中国车谷”成为人才汇聚的新高地。

在武汉经开区的科技人才队伍中,既有周济、李元元、谢先启等31个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,赋能车谷产业发展;也有喻学锋、李进、杜嘉、潘坚伟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,以及邱志军、沈吟等一批海归博士在车谷创新创业,他们在不同的领域,甘坐科研“冷板凳”,长期扎根在实验室、工厂车间等研发、生产一线,为车谷科技创新贡献力量。

▲华砺智行路侧终端RSU

7年前,海归博士邱志军在车谷创办华砺智行,为智能网联汽车、智慧交通行业制定车路协同解决方案。如今,华砺智行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获评中国汽车行业“隐形独角兽”,百余名员工中超七成是研发工程师,商业订单遍及全球50余座城市。

去年,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一批博士生汇聚武汉经开区纱帽片区,组建成一支重离子放疗临床和物理师团队,助力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和运行。

上月,以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全职引进车谷的医学博士刘锐锋,获评“车谷名医”称号。他被武汉经开区求贤若渴的诚意深深打动,从兰州举家搬迁而来。

刘锐锋说,作为一名“新车谷人”,他看到了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车谷。“以前,都是我们去国外交流学习;现在,常常有俄罗斯莫斯科大学、日本群马大学等国际学术机构来我们这里考察交流。”

▲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活力十足

城市与人才共荣共生。愈发强劲的人才吸引力,正显露出车谷步步攀升的城市活力。

抢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机遇,武汉经开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,打造高端人才“聚宝盆”,每年吸引超过2万名高校毕业生来车谷就业创业,已聚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17.9万人。

如今的武汉经开区,科技创新浪潮如奔涌的长江奔腾不息。

出品: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

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

来源:长江日报

编辑:王娅

审核:张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