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新闻中心
突出企业主体 汇聚高新技术产业新动力
发布时间:2024-06-28 浏览次数:5172 作者: 来源:宜昌市科学技术局
猇亭区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,把创新落到企业上、产业上、发展上,打造创新型企业集聚区,汇聚强大创新动力。2023年,猇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7.68亿元,占GDP比重54.54%。
一是龙头企业“带动”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兴发集团年均投入研发资金超12亿元,拥有专利授权1236项。近5年来,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43项,自主开发新产品111种,新产品累计销售收入29.5亿元,新技术的应用改造实现降本增效3.5亿元/年,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,通过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互通,助力兴发集团高质量发展。华润电力是猇亭区能源龙头企业,通过超低排放改造、高耗能电机变频等技术升级,深度应用OOS、FOS、CSASS等寻优诊断系统,持续提升机组效率。机组煤耗从投产初期318克/千瓦时降至288克/千瓦时。供电碳排放强度从0.848降至0.768,降幅9.43%,处于“双碳”战略行业领先水平。
二是中小企业“驱动”。猇亭区集聚了以力佳科技、南玻光电、兴勤电子、汇富纳米、兴越新材料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对市场需求反应迅速,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投入,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%左右。力佳科技是全球第三大锂微电池生产企业,扣式锂电池连续多年同产品出口排名全国第一,公司已于2024年3月将上市总部从深圳迁入猇亭。南玻光电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0.18mm光电玻璃稳定供货能力的企业。兴勤电子突破芯片封锁实现NTC芯片自主生产。汇富纳米公司主导修订气相二氧化钛国家标准,纳米氧化铝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实现量产。兴越新材料公司围绕有机硅循环产业链实施转型升级,自主研发工艺生产的特种高沸硅油可替玻璃胶中二甲基硅油,降低下游产品三分之一生产成本,为企业增加近2亿元营收。
三是小微企业“链动”。采取“线上线下”双推动模式,大力引育优质创新主体,“线上”借助宜昌市“科技小脑”平台数字化赋能,大数据筛选分析高企培育库,“线下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领导小组部门、服务机构等多方作用,构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专精特新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生命周期培育链条,引领小微企业创新主体集群式发展。鼓励小微企业开展创新,连续3年举办“金点子”创新创业大赛,共为37支创新团队发放创新研发项目奖励资金50万元。(湖北宜昌高新企业认证服务、湖北宜昌高新认证公司、湖北宜昌专利申报服务、湖北宜昌项目申报服务、湖北宜昌技术成果转化服务、湖北宜昌财务辅导、湖北宜昌兴诚生产力)